最新公告:

39153k1体育官方网站 诚信为本:市场永远在变,诚信永远不变。     

新闻资讯

“万里寻踪客家路”特别报道:郁孤台下清江水39153k1体育官方网站

2023-11-08 19:54:23

  开封城边的河叫黄河,它全长约5464公里,流域面积约79.5万平方公里,是中国第二长河,流经青海、四川、甘肃、宁夏、内蒙古、陕西、山西、河南及山东9个省区,最后流入渤海。在中国历史上,黄河给人类文明带来了巨大的影响,是中华民族最主要的发源地之一,中国人称其为“母亲河”。

  赣州城中的江叫赣江,是江西省内的最大河流,位于长江以南、南岭以北,西源章水出自广东省毗连江西南部的大庾岭,东源贡水出自江西省武夷山区石城县的赣源岽,在赣州汇合成赣江,北流经万安、吉安、吉水、峡江、新干、清江、丰城到南昌注入鄱阳湖,后流入长江。从赣南的崎岖山地,到赣北的如砥平原,悠悠赣江一路逶迤绵延819公里,慷慨地用甘甜的乳汁,哺育着生活在红土地上的江西人民,江西人称其为“母亲河”。

  两座城,两条“母亲河”, 虽然相隔千里,但有着血浓于水的深情厚谊。山川逶迤,隔不断客家人对中原的浓浓眷恋。

  中国报告文学学会会员、赣南客家联谊会副秘书长钟东林曾经深情地写道:“悠悠千载一代代黄河子孙,一代代客家先民,溯赣江而上,一程程、一站站,历尽艰辛,来到虔赣,他们在这里放下疲惫的行囊,有一种龙归故渊的感觉,纷纷在这里落脚谋生,繁衍生息;或者又从这里溯章、贡二江而上,跨南岭(大余梅岭梅关),越武夷(石城赣闽通衢),辗转它乡,走向天涯,衍布世界。于是乎赣南成为接受自北南迁移民最早、最多的地区,成为孕育客家民系的温床、摇篮和发祥地。推开厚重的历史之门,客家先民正是在赣南撞响命运的晨钟!”

  5月13日,晚报特别报道组离开南昌,沿着客家先民的迁徒足迹,逆江而上,溯赣南行,来到赣州。在苍凉的郁孤台下,从赣江中捧起一掬清波,触摸它的波纹,阅读着千百年来客家先民流动的历史。

  从5月6日这次大型报道活动开始以来,我们念念于怀的是客家人,但在淮阳、阜阳、南京、扬州、南昌,与专家学者无数次谈到客家人,却总是见不到客家人。但是在赣州,随口一问,就能见到客家人……

  赣州简称虔,常称为赣南地区,是江西省第二大城市、省域副中心城市。赣州东接福建三明和龙岩,南至西南临广东梅州、河源和韶关,西靠湖南郴州,北连江西吉安、抚州,处于东南沿海地区向中部内地延伸的过渡地带,是内地通向东南沿海的重要通道之一。赣州是世界重要的客家人聚集地,全市约900万的人口中,95%以上都是客家人。赣州有着2200多年的悠久历史,在宋代曾辉煌至极39153k1体育官方网站,是全国30个名城之一。赣州素有江南宋城、客家摇篮等美誉。赣州境内主要有三条江:章江、贡江、赣江。章、贡两江在赣州老城区的北端龟角尾处汇合成赣江。赣江作为江西的母亲河,从江西南部的赣州出发,由南向北纵贯江西全省。江西省的简称“赣”字由此而来,作为“千里赣江第一城”的赣州也因这两江汇合而得名。

  赣南是与闽西、粤东相提并论的全国三大客家人聚居地之一。据统计,原籍赣南客家的港台同胞及海外侨胞有20多万人,其中华侨分布在东南亚及日本、加拿大、澳大利亚、美国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。赣南,古称“虔州”,在客籍人迁入之前,赣南除有少量当地土著——“赣虞人”居住外,几乎是一片未经开发的蛮荒之地。宋代名臣、文学家王安石将其描写得最为形象:“大山长谷,荒翳险阻”、“地旷人稀”,荒凉闭塞,人迹罕至。赣南的开发,得益于秦始皇。据学者考证,秦代兴国上洛山居有“木客”,他们是秦始皇为建阿房宫派来伐木的降卒。这便是最早进入赣南、开发赣南的客家人。南客家人的主要来源,是中国历史上的七次人口迁徙潮流。多次的迁徙,大多是迁出地发生战乱、灾难,“人满为患”,而赣南凭借自身的地理、人文等方面的条件,恰好为熙熙攘攘、寻家觅舍的“徙人”提供了一个去处。

  郁孤台建在赣州市区北部的贺兰山顶,以山势高埠、郁然孤峙而得名。5月13日,晚报特别报道组登上郁孤台,远眺秀丽的山光水色和赣州全景。郁孤台的始建年代已经无法考证了,唐代时,虔州刺史李勉曾登台北望,将台更名为“望阙”。后几经兴废,名仍为郁孤台。郁孤台为赣州名胜,历代文人墨客登临题咏甚多,其中以南宋爱国词人辛弃疾《菩萨蛮·书江西造口壁》一词最为著名,传诵千古。辛弃疾于淳熙二年(公元1175年)在赣州就任江西提点刑狱。同年,他写下这首“慷慨纵横,有不可一世之慨”的词:“郁孤台下清江水,中间多少行人泪。西北望长安,可怜无数山。青山遮不住,毕竟东流去。江晚正愁余,山深闻鹧鸪。”

  辛弃疾这首词“横绝六合,扫空万古” ,“语言蕴藉,意味深长”。 郁孤台下,也是当年客家先民的登岸码头之一。 想那郁孤台下的清江水,流淌着无数南家先民北望中原难忘故土的两行清泪。回首望中原,亦是可怜无数山。

  郁孤台北数百米,即是八境台,章江和贡江在这里汇合。八境台建于北宋年间,因郡守孔宗瀚筑台后绘制《虔州八境图》,并以图求诗于苏轼而得名。八境台的名声是大文豪苏轼的几行诗词赋予的。北宋绍圣元年,苏轼被贬岭南,由汴京(今开封)一路南下,船停赣州,登八境台,回望中原,感慨万千,遂作《咏八境台》,将赣州八景之美呈现于诗中。苏轼(宋)在《咏八境台》引中写道:“《南康八境图》者,太守孔君之所作也,君既作石城,即其城上楼观台榭之所见而作是图也。东望七闽,南望五岭,览群山之参差,俯章贡之奔流,云烟出没,草木蕃丽,邑屋相望,鸡犬之声相闻。观此图也,可以茫然而思,粲然而笑,嘅然而叹矣。苏子曰:此南康之一境也,何従而八乎?所自观之者异也……后之君子,必将有感于斯焉。乃作诗八章,题之图上。”

  苏轼咏八境台几百年后,我们来到赣州,身置八境台,看章、贡二水平缓汇流成赣江,思接千载,浩荡赣江,波光粼粼,感慨系之。一江赣水向北流,浩浩荡荡入长江。 从中原迁来的客家先民逆江而上,来到赣南的红土地上,客居于此。这些客人反客为主,在这片红土地上秉承中原的文脉剑胆,光大了中原文化,改变了中国文化的格局。黄河文明以赣南为跳板,流布于东南、岭南,乃至南亚、东南亚而遍及全世界。

  2004年,赣州举行第十九届世界客属恳亲大会,客家人在赣江边八境台城墙根下筑三阶台,台上铸客家先民南迁纪念鼎,鼎取意“寓指中原”,上镌铭文:“吾客家先民/本炎黄子孙/肇自中原/两晋以降/因迫生计/筚路褴缕辗转南迁/至赣南闽西暨粤东/见山川毓秀/乃辟家园生息於斯/时逢盛世/岁在甲申/又值如斯木本水源恳亲盛会/择此北瞻中土东望八闽南眺五岭之赣江源头/筑圣坛铸宝鼎勒金铭以纪之/唯祈秉吾客志彰吾客魂聚吾客心昌吾华夏矣。”颂曰:

  5月13日,告别南昌,晚报特别报道组一行继续南下,向赣州前进。在沿途的吉安市,我们遇到了此行第一位客家人——廖利方。

  “我一直以自己的客家人身份为荣。”25岁的廖利方是个麻利的客家妹,有着浓浓的眉毛、炯炯有神的大眼睛。她说,客家文化一直是她引以为荣的财富,因为客家文化保持了古人之音、汉代的婚丧嫁娶民俗,一直在延续着传统文化。她认为,天下文化和而不同,才是民族特色得以传承下来的关键,客家文化能够一脉相承也在于客家人对其的传播和学习。

  2005年,填报高考志愿时,廖利方选择了云南民族大学。“民族的就是世界的,希望能在大学时代,接触到更多的少数民族,感受他们的文化39153k1体育官方网站,同时也传播客家文化。”廖利方说,正是抱着学习其他地方文化、传播客家文化的心态,大学毕业后,她来到吉安市新干县上班。

  “求知欲强也是客家人的特别之处。”到新干县参加工作的前三个月,廖利方学会了当地的方言,现在,她已经能够用流利的当地方言顺利开展工作了。

  走过河南、安徽、江苏等省,途经淮阳、阜阳、南京、扬州等市,晚报特别报道组终于来到了江西。来到赣州后,记者最大的感受是,终于接近了客家核心区。

  这种心情就像在挖掘一件封藏在地下的宝藏一样,尽管存在艰难,但我们一直兴奋地朝自己的目标前进,经过在前几个省市的深度挖掘采访,现在我们已隐约看到了这件宝藏的模样。它封存千年,但风采依旧,它在传说中,也在我们的笔下。

  在皂儿巷,随时会受到老房子里客家人的邀请;在街头,随处可以看见幸福的笑脸;在古城墙上,可以看到勤劳的客家人打鱼、卖菜……活生生的客家文化摆在我们面前,我们触摸着客家人的生活环境。在这里,我们终于接近了客家核心区,接触到了客家人,听到了更多的客家故事。赣州,美丽而安详;客家人,友善而热情,为了这些,几千里的长路风尘,值了!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